連鎖便利店可以賣藥了,藥店該怎么辦
有兩個消息。
如果你是零售藥店經營者(連鎖藥店貨架批發),一個是壞消息,一個是好消息。
如果你不是,這兩個消息都是好消息。
那么,你想先聽哪一個?
抱歉,在這個稿子出來并且得到你們的反饋之前,只能由我這個作者選擇先說哪一個消息。

壞消息
很多人喜歡先苦后甜,那么我們先說對藥店來說的“壞消息”。
10月17日,北京市發布了一個通知——《關于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
通知內容很多,有一條對很多人的生活影響比較大。
連鎖便利店可以按照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
就是說,以后在北京的連鎖便利店,可以買到原本只能去藥店購買的非處方藥,甚至是一些醫療器械。
所謂乙類非處方藥(OTC),就是不需要醫生開處方就能購買的藥物。這類藥物不需要醫生專業診斷,消費者可以根據對癥狀的自我感覺和判斷,就可以購買。像常見的感冒藥、止咳鎮痛藥物、胃腸道用藥、清熱消炎類、維生素補益類藥品。
非處方藥又分為甲類和乙類,紅底白字的是甲類,綠底白字的是乙類。
一方面允許連鎖便利店銷售乙類非處方藥,另一方面北京市還計劃用三年時間,讓連鎖便利店(藥店貨架供應)門店數量達到6000家以上?;旧蠈崿F全城覆蓋,每個社區能配備兩個連鎖便利店。
購買藥品,無需再去找藥店,這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解決了買藥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不過,對零售藥店來說,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次打擊。按照北京市的這個規劃,連鎖便利店的地理位置和流量的優勢,將對零售藥店產生很大的沖擊。
其實,允許連鎖便利店經營藥品,北京不是第一個。
2015年,福建允許連鎖便利店設置便民藥柜。2016年,莆田市正式開設便民藥柜,開始經營藥品。一年后,遼寧沈陽也允許連鎖或者特許方式經營非藥品的企業申請銷售乙類非處方藥。
不過,這兩地的政策放開,并沒有產生連鎖反應,對藥品零售幾乎沒有產生影響。而北京新政伴隨著各大互聯網巨頭大舉進入便利店行業,很可能會帶來一波明顯的跟隨效應,引發便利店進軍醫藥領域的潮流。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過的數據,2017年國內便利店門店數量突破10萬家,行業增速達到23%,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

好消息
便利店來勢洶洶,藥店必須快速作出改變,否則只有陷入被動的局面。
改變正在快速發生。
今年8月份,阿里健康在杭州推出白天30分鐘、夜間1小時送達的7X24小時全天候“急送藥”服務后?,F在,阿里健康又與餓了么蜂鳥聯手,在天貓雙11開啟之際全面升級北京、廣州、深圳、重慶、成都等20多個城市、數千家線下藥店的藥品配送能力。
其中北京、廣州、深圳將延續杭州7 X 24小時的全天候“急送藥”服務。
北京、廣州、深圳3個城市的市民,只需打開手機淘寶,搜索關鍵詞“急用藥”、藥品名稱或相關癥狀,即可找到附近藥房,享受“7 X 24小時、白天30分鐘送達,夜間1小時送達”服務。
同時,阿里健康還承諾送藥服務“超時必賠”。
之前,阿里健康已經在醫藥新零售領域開啟了探索模式。2016年5月,阿里健康聯合甘肅德生堂、江蘇百佳惠蘇禾、新疆百草堂等65家連鎖藥店,成立“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近期,阿里健康還通過投資入股漱玉平民、華人健康、貴州一樹等區域連鎖藥房,摸索打通新零售全鏈路。借助餓了么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阿里健康進一步夯實了其在醫藥新零售的基礎建設。
隨著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在供應鏈整合、分鐘級藥品配送、會員管理等領域的不斷嘗試,新零售方向得到越來越多的連鎖藥房認同。截至2018年10月,聯盟合作連鎖藥店已達200家,覆蓋100多個城市、3萬家藥房(藥店貨架廠家)。其中數千家藥店已在淘寶手機客戶端開通O2O店鋪。
“首期合作20多座城市獲得了蜂鳥運力的支持,北廣深三個城市深度合作,新開通24小時送藥上門服務,這一切只是我們醫藥新零售的開始。今后,除了為藥房配置急送藥、執業藥師在線值班等服務外,阿里健康還會將更多的服務能力、更多的新技術應用輸出給合作伙伴,提升藥店的運營效率,給用戶帶來更大價值。” 阿里健康醫藥電商事業部負責人汪強說。

此前,針對夜間突發疾病的客群,餓了么也推出了“不打烊藥店”服務。通過在藥店鋪設無人售藥機,用戶只需要在餓了么上下單,“蜂鳥”騎手可以全天24小時為消費者配送藥物。
以北京為例,部分藥房上線一個月,線上交易額就超過總銷售額的20%。海王星辰與餓了么合作半年,藥房的線上訂單量呈“指數式增長”。
對消費者來說,新零售的模式,讓他們多了一種便捷的購藥方式。對于眾多藥店而言(藥店貨架批發),便利店即將帶來沖擊,現在他們至少可以先人一步,創造新的增長點,用變革從容應對挑戰。